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玉簪

玉簪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簪

药材名称玉簪

拼音Yù Zān

别名白玉簪、白鹤花、玉簪花、玉泡花、白鹤草

来源百合科玉簪属植物玉簪Hosta plantaginea Aschers.,以全草、根入药。全草四季可采,多鲜用。花多在夏季含苞待放时采,阴干。根秋后采挖,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根、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根: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结核,疮疡肿毒,烧烫伤。

叶:外用治下肢溃疡。

花:清咽,利尿,通经。用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痛经;外用治烧伤。

用法用量根: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烂取汁滴耳中。

叶:鲜叶浸入菜油中数天,然后用此叶贴患处,每天换药一次。

花:1~2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玉簪

药材名称玉簪

拼音Yù Zān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叶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on.[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Funkia subcordata Spre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玉簪花,多年生草本。具粗根茎。叶根生;叶柄长20-40cm;叶片卵形至心状卵形,长15-25cm,宽9-15.5cm。花葶于夏秋两委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后者长4-6cm,宽1.5-2cm;总状花序,花梗长1.2-2cm,基部具苞片,苞片长2-3cm,宽1-1.2cm;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细小,长5-6cm,直径2.5-3.5cm,花被裂片6,长椭圆形,长3.5-4cm,宽约1.2cm;雄蕊下部与花被筒贴生,与花被等长,或稍伸出花被外;子房长约1.2cm;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圆柱形,长6cm,直径1c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乳痈;痈肿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30g;或捣汁和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梗草

    药材名称红梗草拼音Hónɡ Gěnɡ Cǎo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

  • 倒卵叶五加

    药材名称倒卵叶五加拼音Dǎo Luǎn Yè Wǔ Jiā别名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倒卵叶五加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obouatus

  • 白术

    《中国药典》:白术药材名称白术拼音Bái Shù英文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

  • 翠雀花

    药材名称翠雀花拼音Cuì Què Huā别名小草乌(《植物名实图考》),猫眼花(《中药通报》(3)6:251,1957),鸡爪连(《吉林中草药》),百部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花蚁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蚁虫药材名称花蚁虫拼音Huā Yǐ Chónɡ别名多毛隐翅虫来源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以全虫入药。生境分

  • 铁轴草

    药材名称铁轴草拼音Tiě Zhóu Cǎo英文名Fourfile Germander别名凤凰草、绣球防风、黄香科、小裂石蚕、红毛将军、红油麻、红痧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铁轴草的全草、根或叶。拉丁

  • 掌裂蟹甲草

    药材名称掌裂蟹甲草拼音Zhǎnɡ Liè Xiè Jiǎ Cǎo别名虎草、羊角天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常裂蟹甲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calia palmatisecta (Jeffr.

  • 羊齿天冬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齿天冬药材名称羊齿天冬拼音Yánɡ Chǐ Tiān Dōnɡ别名月牙一支蒿、千锤打、广麦冬、小天冬、土百部、九重根来源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 葱实

    《中药大辞典》:葱实药材名称葱实拼音Cōnɡ Shí别名葱子(《日华子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种植物葱的种子。夏、秋收集成熟果实,晒干,搓取种子,簸去杂质。原形态干燥种子类三角状卵形,

  • 浙江铃子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江铃子香药材名称浙江铃子香来源唇形科浙江铃子香Chelonopsis chekiangensis C. Y. Wu,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