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猪脂膏

猪脂膏

药材名称猪脂膏

拼音Zhū Zhī Gāo

别名猪膏、猪脂(《金匮要略》),猪肪膏(《别录》),猪脂肪(《千金·食治》)。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猪科动物脂肪油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千金·食治》:"平,无毒。"

③《滇南本草》:"味甘。"

功能主治补虚,润燥,解毒。治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

①《别录》:"猪脂膏主煎诸膏药,解斑猫、芫青毒。"

②陶弘景:"能悦皮肤,作手膏,不皲裂。"

③《日华子本草》:"治皮肤风,杀虫,敷恶疮。"

④《本草图经》:"利血脉,解风热,润肺。"

⑤《纲目》:"解地胆、亭长、野葛、硫黄毒,诸肝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熬膏或入丸剂。外用:熬膏涂敷。

注意①《金匮要略》:"猪脂不可合梅子食之。"

②《随息居饮食谱》:"外感诸病,大便滑泄者均忌。"

复方①治肝劳虚寒,关格劳涩,闭塞不通,毛悴色天:猪膏、姜汁各四升。上二味,以微火煎,取三升,下酒五合和煎,分为三服。(《千金方》猪膏酒)

②治大小便不通:猪脂如半鸡子大,碎切。以酒一升微煮沸,投猪脂更煎一、二沸,分为二度,食前温服,未通再服。(《圣济总录》猪脂酒)

③治上气咳嗽,胸膈妨满气喘:猪脂肪四两,煮百沸以来,切,和酱醋食之。(《食医心镜》)

④治肺热暴瘖:猪脂油一斤炼过,入白蜜一斤,再炼少顷,滤净冷定,不时挑服一匙。无疾常服,亦润肺。(《纲目》)

⑤治产后体虚,寒热自汗出:猪膏一升,清酒五合,生姜汁一升,白蜜一升。上四味煎令调和,五上五下,膏成,随意以酒服方寸匕,当炭火上熬。(《千金方》猪膏煎)

⑥治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金匮要略》猪膏发煎)

⑦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猪脂着热酒中洗之。(《千金方》)

⑧治漆疮作痒;猪膏频涂之。(《千金方》)

⑨治食野葛毒:温猪脂一升,饮之。(《补缺肘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马桑树皮

    药材名称马桑树皮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

  • 蔓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蔓胡颓子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拼音Màn Hú Tuí Zǐ别名耳环果、羊奶果、甜棒槌、砂糖罐、桂香柳来源胡颓子科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 笔管榕

    药材名称笔管榕拼音Bǐ Guǎn Rónɡ别名笔管树、漆娘舅、鸟榕、雀榕来源桑科笔管榕Ficus wightiana 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

  • 白三七根

    药材名称白三七根拼音Bái Sān Qī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用法用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小石仙桃

    药材名称小石仙桃拼音Xiǎo Shí Xiān Táo别名对叶草、双叶岩珠、岩珠、双叶石枣、珠兰、岩豆、山枣、小叶石橄榄、水橄榄柳仔、果上叶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生云南山石上。根如麦门冬,累

  • 小柿子

    《中药大辞典》:小柿子药材名称小柿子拼音Xiǎo Shì Zi别名地石榴、跳八丈(《云南中草药》),小面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万卖(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

  • 带刺马鞭

    药材名称带刺马鞭拼音Dài Cì Mǎ B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浙江蝎子草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chingiana Chie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晒干或鲜用

  • 甜茶

    《中药大辞典》:甜茶药材名称甜茶拼音Tián Chá别名蜜香草(《本草图经》),甘茶(《中国药植图鉴》)。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或伞形绣球花的嫩叶。4~5月间采

  • 鸡骨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骨香药材名称鸡骨香拼音Jī Gǔ Xiānɡ别名鸡脚香、矮脚猪、黄牛香、驳骨消、滚地龙、透地龙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