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熏衣草

熏衣草

药材名称熏衣草

拼音Xūn Yī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熏衣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Lavandula vera DC.]

采收和储藏:6月采收,阴干。

原形态熏衣草,半灌木或矮灌木。茎分枝,被星状绒毛,在幼嫩部分较密;老枝暗褐色,皮层作条状剥落,具有长的花枝及短的更新柄。叶线形或披针线形,在花枝上的叶较大,疏离长3-5cm,宽0.3-0.5cm,被密的或疏的灰色星状绒毛,在更新枝上的叶较小,簇生,长不超过1.7cm,宽z约0.2cm,密被灰白色昨状绒毛,均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极短柄,全缘,边缘外卷。轮伞花序,通常[具6-10花,在枝顶聚集成长约3(-5)cm间断或近连续的穗状花序,花序梗长约为花序本身的3倍,密被星状毛;苞片菱状卵圆形,被星状绒毛;花具短梗,蓝色,密被灰色、分枝或不分枝绒毛;花萼卵状管形或近管形,长4-5mm,具13脉,5齿,二唇形,上唇1齿较宽而长,下唇具相等4齿;花冠长约为花萼的2倍,具13条脉纹,花冠内面在喉部及冠檐部分被腺状毛,中部具毛环,上唇直伸,2裂,裂片较大,圆形,且彼此较重叠,下唇开展,3裂,裂片较小;雄蕊4,前对较长,圆形,且彼此较重叠,下唇开展,3裂,裂片较小;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扁平,无毛,花药被毛;子房4裂;花柱被毛,在先端压扁,卵圆形;花盘4浅裂,裂片与子房裂片对生。小坚果4,光滑。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已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地中海地区。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痒。主头痛;头晕;口舌生疮;咽喉红肿;水火烫伤;风疹;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寄马桩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马桩药材名称寄马桩拼音Jì Mǎ Zhuānɡ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来源百合科天冬属植物戈壁天门冬Asparagus gobicus N. Iran. ex

  • 墨地

    药材名称墨地拼音Mò Dì别名八月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的果实。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有毒。"②《陕西中草

  • 大头艾纳香

    药材名称大头艾纳香别名白花九里明、华艾纳香、管牙、东风草来源菊科大头艾纳香Blumea megacephala (Rand.) Chang et Tseng[B. pubigera (L.) Merr

  • 木荷

    《中药大辞典》:木荷药材名称木荷拼音Mù Hé别名木艾树(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何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

  • 乌蛇胆

    药材名称乌蛇胆拼音Wū Shé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胆。将蛇剖开腹部,找出胆囊,用线扎住胆管上端,然后沿结扎处上方剪断,取出晾干。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qu

  • 青箭杆草

    药材名称青箭杆草拼音Qīnɡ Jiàn Gǎn Cǎo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茎马兰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

  • 烟锅草

    《中药大辞典》:烟锅草药材名称烟锅草拼音Yān Guō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东亚唐松草的根。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毛。茎直立,红色,高65~150厘米。叶互

  • 鹿葱

    药材名称鹿葱拼音Lù Cōnɡ出处《群芳谱》载有鹿葱,并将其与萱花对比异同,认为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叶与花茎亦不同。其叶圆而翠绿,叶枯死而后花;一茎虚心,有花五六朵并于顶,花七八瓣。古代文献有关鹿葱

  • 橡木皮

    《中药大辞典》:橡木皮药材名称橡木皮拼音Xiànɡ Mù Pí别名栎木皮(《本草拾遗》),栎树皮(《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植

  • 蓝玉簪龙胆

    药材名称蓝玉簪龙胆别名丛生龙胆、双色龙胆、棒坚翁波[藏名]来源龙胆科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