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为螺厣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神门。见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络脉,见该条。
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即蚕蜕,详该条。
见《兰台轨范》卷一。即四磨汤,见该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所指即上星穴。又《千金翼方》作尺泽穴别名。
即十二经脉。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