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丸

《中国药典》:清气化痰丸

药方名称清气化痰丸

处方黄芩100g瓜蒌仁霜100g半夏(制)150g胆南星150g陈皮100g 苦杏仁100g枳实100g茯苓100g

性状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以上八味,除瓜蒌仁霜外,其余黄芩等七味粉碎成细粉,与瓜蒌仁霜混匀,过筛。另取生姜1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黄稠,胸脘满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小儿酌减。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古今医鉴》卷四:清气化痰丸

药方名称清气化痰丸

处方天南星半夏白矾牙皂(不锉)生姜各60克青皮(麸炒)15克陈皮(去白)30克枳实(麸炒)30克白术30克 干葛15克 白茯苓30克 苏子(炒)30克莱菔子(炒)30克瓜蒌仁30克黄连15克黄芩24克海粉21克香附30克神曲(炒)60克麦芽(炒)60克山楂肉30克

制法先将南星、半夏、牙皂、生姜用水浸一宿后,将星、夏、姜锉作粗片,入白矾同煮至南星无白点,去皂不用,余者晒干,与其他药共研细末。再入竹沥、姜汁调,蒸饼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清热。治一切痰饮咳嗽,头晕目眩,胸膈痞闷,食积酒积,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后姜汤送下。

气滞,加白豆蔻30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医方考》卷二:清气化痰丸

药方名称清气化痰丸

处方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30克胆南星半夏各45克

制法姜汁为丸,如椒目大。

功能主治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咳嗽痰黄,稠厚胶粘,甚则气急呕恶胸膈痞满,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每服6~9克,不拘时用白开水送服。

摘录医方考》卷二

猜你喜欢

  • 煮黄丸

    药方名称煮黄丸别名煮雄丸(《脉因证治》卷上)。处方雄黄30克(另研)巴豆15克(生用,去皮,研烂)制法上二味,入白面60克,合和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泻结导滞。治内伤饮食,外感风寒,卒发

  • 太一散

    药方名称太一散处方独活(去芦头)45克续断杜仲(炒,去丝)肉桂(去皮)牛膝(酒浸一宿)黑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去芦头)防风(去芦头)白芍药当归(去芦头)各30克川芎熟地秦艽(去芦、

  • 一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一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根6克厚朴6克杏仁6克茯苓皮6克 广陈皮3克神曲5克麦芽5克 绵茵陈6克大腹皮3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腹胀满,大便溏垢不爽。用法用量加水1升

  • 瞿麦汤

    《外台秘要》卷十一引《近效方》:瞿麦汤药方名称瞿麦汤别名瞿麦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处方瞿麦穗泽泻滑石各45克防己23克黄芩大黄各7.5克桑螵蛸(炒)40枚制法上七味,切。功能主治治消渴欲成水气

  • 丁香酊

    药方名称丁香酊处方丁香15g。功能主治体癣。用法用量70%酒精加至100毫升。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天真丹

    药方名称天真丹处方沉香巴戟(酒浸,去心)茴香(盐炒香,去盐用)萆薢(酒浸,炒)胡芦巴(炒香)破故纸(炒香)杜仲(炒去丝)牵牛(盐炒香黑,去盐)琥珀各30克肉桂15克制法上十味,共为细末,用原浸药酒打面

  • 扶元汤

    药方名称扶元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石斛??钱5分,白茯苓??钱5分,肉桂1钱,升麻1钱,山茱萸1钱2分,黄连1钱2分。功能主治脾胃久虚,泄泻不止,神思倦怠,饮食少进,四肢酸软。用法用量加大枣2个,

  • 杞子南枣煲鸡蛋

    药方名称杞子南枣煲鸡蛋处方杞子15~30克 南枣6~8个 鸡蛋2只制法先将鸡蛋煮熟去壳,然后与杞子、南枣同煮。功能主治补心脾,摄精气。适用于遗清、早泄、头晕眼花、精神恍惚、心悸、健忘、失眠。用法用量吃

  • 刘寄奴酒

    药方名称刘寄奴酒处方刘寄奴10g甘草10g 白酒100ml炮制1. 将刘寄奴与甘草捣碎;2. 放入锅中,加水200ml,煎至100ml;3. 再倒入白酒100ml,煎至100ml,去渣备用。功能主治破

  • 补虚饮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虚饮药方名称补虚饮别名补肺饮处方黄耆(锉,炒)2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当归(炙,锉)1两,天门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