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八角

水八角

《中药大辞典》:水八角

药材名称水八角

拼音Shuǐ Bā Jiǎo

别名花鸡公、一口血、枫香细辛(《四川中药志》),裂叶秋海棠虎爪龙、水黄连、水蜈蚣、风吹不动(《江西草药》)。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秋海棠科植物掌裂叶秋海棠根茎。9~10月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具红色、肥大多节的根茎,附有纤维状根。叶根出,通常2片;叶片近圆形,基部心形,掌状深裂,裂片5~7,具深缺刻,上下面都具稀疏短刺毛,先端长渐尖,边缘具有粗细不等的锯齿,全长13~15厘米,宽16~18厘米;叶柄长12~20厘米,被疏短毛;托叶膜质,卵圆形,先端钝尖。花红色,5~6朵,呈2歧聚伞花序,雌雄同株,花轴长18~20厘米,光滑无毛,花梗长1.5~2.5厘米;雄花常先开,花被4,内外各2片,雄蕊多数;雌花花被5,花柱两分叉,柱头肥厚多皱曲,有毛,长3~4厘米,子房光滑,具3翅,大小不等,最大翅呈三角形,小翅狭长,2室。蒴果,胞背裂开,种子多数。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长于低山区的阴湿斜坡上、沟边或峡谷中。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性味酸,平。

①《分类草药性》:"味甘,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无毒。"

③《江西草药》:"性寒,味酸。"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利水,解毒。治风湿关节疼痛,水肿,尿血,跌打,蛇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黄肿。"

②《四川中药志》:"能散血止血。治肾病黄肿、蛇咬伤及妇女火疳、热疳。"

③《江西草药》:"祛风活血,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鲜者1~2两);或炖肉吃。

复方①治急性关节炎:裂叶秋海棠根五钱,水酒煎服;若关节痛甚,用裂叶秋海棠鲜根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

②治全身浮肿、尿血:裂叶秋梅棠根六钱,乌韭根五钱,车前三钱,水煎服。

③治跌打损伤:裂叶秋海棠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服二钱,开水送服;另用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

④治五步龙、银环蛇咬伤:裂叶秋海棠根一两,大青叶五钱,万年青叶三片(均鲜),水煎服;药渣捣烂外敷。(选方均出《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八角

药材名称水八角

拼音Shuǐ Bā Jiǎo

英文名Rhizoma Begoniae Pedatifidce

别名花鸡公、一口血、枫香细辛蜈蚣七、血蜈蚣虎爪、水黄连、水蜈蚣、风吹不动、酸猴儿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掌裂叶秋海棠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pedatifida Levl.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挖,除去茎叶、根须及泥沙,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35-40cm。无茎,根状茎粗而横走。通常有1-2叶;叶柄超过叶片长近2倍,疏被褐色长柔毛;叶片近圆形,长宽各12-15cm掌状深裂达基部不远处,基部心形,近对称;裂片5-6,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两侧1片较短,中部的最长,再分裂,边缘有疏锯齿。2歧聚伞花序有5-6花,总花梗从根茎生出,长25-34cm,无毛;花淡红色,直径3-4cm,雄花花被片4,2大2小;雌花花被片5,4大1小,宽卵状李鹏圆形;子房2室。蒴果有3翅,其中有一翅特中辊大,长圆形,长宽约1.2cm。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的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培温暖、潮湿、凉爽的环境。怕烈日直射,耐湿,忌干旱。以含腐殖质丰富而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饱满的种子,晒干后即播种。种子与草木灰或细土拌均匀撒播于苗床上,覆细土0.5cm,盖草,浇水保湿。出苗揭去盖草,待苗高10cm左右,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每穴栽2-3株,紧压,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有时中耕除草,每年春夏间和秋冬间各追施草木灰、厩肥或堆肥1次,种植地要经常保持半荫蔽和潮湿的生长环境。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粗而横走,呈不规则长块状,长2-6cm,直径0.5-1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密生须根,并有鳞片及芽。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显浅黄色,略带褐色。气微,味酸。

性味味酸;性凉

功能主治活血目血;利湿消肿;止痛;解毒。主吐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水肿;胃痛;风温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研末,6-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黄肿。

2.《四川中药志》:能散血止血。治肾病黄肿、蛇咬伤及妇女火疳、热疳。

3.《江西草药》:祛风活血,利水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蔷薇枝

    《中药大辞典》:蔷薇枝药材名称蔷薇枝拼音Qiánɡ Wēi Zhī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茎。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妇人秃发,蔷薇嫩枝同猴枣煎汁刷之。"

  • 刮筋板

    《全国中草药汇编》:刮筋板药材名称刮筋板拼音Guā Jīn Bǎn别名刮金板来源大戟科土沉香属植物草沉香Excoecaria acerifclia F. Did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苦

  • 柳叶

    《中药大辞典》:柳叶药材名称柳叶拼音Liǔ Yè出处《本经》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春,夏采收。化学成分含4.93%鞣质(干重)。每公斤鲜柳叶含碘10毫克,高于一般食物数千倍。性味①《纲目

  • 虾蟆胆

    《中药大辞典》:虾蟆胆药材名称虾蟆胆拼音Há Má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化学成分胆汁中含粪甾烷酸及硫酸蟾蜍醇

  • 凉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凉粉草药材名称凉粉草拼音Liánɡ Fěn Cǎo别名仙草、仙人草、仙人冻、薪草来源唇形科凉粉草属植物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的全草。春夏采收

  • 头顶一颗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顶一颗珠药材名称头顶一颗珠拼音Tóu Dǐnɡ Yì Kē Zhū别名延龄草、芋儿七、狮儿七、三角七、头顶珠、天珠[果实]、地珠[根状茎]来源为百合科延龄草属

  • 小牛肝菌

    药材名称小牛肝菌拼音Xiǎo Niú Gān Jūn别名空柄假牛肝菌、杂蘑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小牛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inus cavips (Opat.)Kalchb

  • 三裂叶犁头尖

    药材名称三裂叶犁头尖别名土半夏来源天南星科三裂叶犁头尖Typhonium trilobatum (L.) Schott,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寒,消肿,止痛。摘

  • 皋芦

    《中药大辞典》:皋芦药材名称皋芦拼音Gāo Lú别名过罗、拘罗、物罗(《南越志》),瓜芦(陶弘景),苦艼(《南越笔记》)。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皋芦的叶。原形态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

  • 假蒟根

    药材名称假蒟根拼音Jiǎ Jǔ Gēn别名假蒌根、钻骨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sarmentosum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