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虚劳复

气虚劳复

病证名。《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气虚劳复者,温热瘥后,余邪未尽,止因正气大虚,因劳复热,微兼恶寒,四肢倦怠,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胎,胸膈宽畅者,此真气虚劳复也。宜补中益气汤温补之,惟升、柴须蜜炙;如兼汗多恶寒,归芪建中汤最妙;若正气虽虚,尚有余热未清,其人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者,竹叶石膏汤加姜汁主之,或陈氏六神汤加银柴胡地骨皮亦佳。”参见劳复条。

猜你喜欢

  • 翰林医官院使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最高官职,共2人,掌管全院工作。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外取

    义同外治。《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说明治病的手段,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或从上治,或从下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 吴如心

    【介绍】:见吴恕条。

  • 备全古今十便良方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 灯盏花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木槿花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为灯盏细辛之别名。各详该条。

  • 薛时平

    【介绍】:元代医家。撰有《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

  • 遵生集要

    中医丛书。又名《醒医六书》。清·杨润、曹施周辑刊。收有吴有性《瘟疫论》、杜清碧《舌镜》、景冬阳《增补方论》、戴天章《存存书屋摘抄》、无名氏《咽喉总论》、倪东溟《产宝家传》等六种。现有嘉庆四年(1799

  • 八纲辨证

    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为施治提供依据。表里辨病位的浅深;寒热辨病证的性质;虚实辨邪正的盛衰;阴阳则是统摄其他六纲的总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

  • 足阳明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阳明胃经,见该条。

  • 姜巴草

    见《贵州草药》。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