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乳蛾。《喉科心法》:“肉蛾形似鳅鱼,又称鳅症。红肿疼痛,痰涎上壅,饮食阻碍。”详乳蛾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此乃肝气凝滞,脾胃停风湿也,或因天行赤眼之后,……不能调养,使血凝于胞睑之间,名曰瘀血。治之须番上下胞睑,劆洗瘀血至尽。宜服退赤散、当归散。”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小便不利。若见小便淋漓频数而黄者,多因疮毒内结膀胱,宜用八正散加减以清热利尿;若因久患疮疡耗阴竭液而茎中涩痛,小便短少者,多因损伤肾气所致,宜用肾气丸加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肘关节后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病证名。指感受痧气而致胸腹胀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痧胀腹痛之症,忽尔胸腹胀痛,手足厥冷,指甲带青,痛不可忍,不吐不泻,或吐或泻,按之痛甚,俗名绞肠痧,此即痧胀腹痛之症也。”多因受寒、阻湿或感厉气
有浮络显露部位的腧穴。《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络俞,见血而止。”
出《名医别录》。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即将化腐药直接用于患处,以代替刀针排脓的方法。《外科理例》卷一:“使毒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以膏贴之。脓出之后,用搜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