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医学正传》。即大敦,见该条。
即睾丸。《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
见《广西中药志》。为南天竹子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指有毒飞虫或蠕虫叮咬伤。见《疡科选粹》卷七。伤处迅速红肿痒痛,重者可伴有恶寒发热,面目肿胀。治宜二味拔毒散外敷。余参见蜈蚣咬伤条。
证名。见《类证治裁·阳痿附茎纵》。又称阴纵。详该条。
见《医学纲目》卷十七。有因脾胃湿热而致者,足心热而不时汗出。因于脾胃虚寒者,足心冷汗时出。参见手足汗条。
即下法。详该条。
病名。系指缠喉风以咽喉内红肿疼痛等为其主要症状者。多由脏腑积热,火毒上炎所致。症见咽喉内红肿疼痛,胸闷气紧,甚者红肿疼痛连及胸前,发热恶寒。《咽喉经验秘传》:“恶寒恶痛名阴毒,内外五形气短促,胸前红肿
即红中蚀烂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