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刺耳廓特定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耳和经络有密切的关系,《灵枢》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论述,并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利用针灸刺激耳廓治疗疾病,在《备急千金要方》、
出《广东新语》。即杧果,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属气血逆乱,运动障碍之类的病证(如瘫痪痿痹等),可用行气活血通络的方药,使其通畅。如小活络丹之类。包括使用针灸推拿按摩等外治法。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详瘴条。
杂论著作。2卷。清·程林撰。刊于1677年,此书杂录各有关医药典故。在杂谈自然、物理现象及释医中,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介绍】:清代医家。字旦中,又号鼓峰。浙江鄞县人。为当地名医,撰有《医家心法》、《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均1725年)等书。曾与吕留良结交,共论医术,对吕有一定影响。
清热法之一。用苦寒药清气分热邪。如春温初起,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骨节疼痛、口渴汗少、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用黄芩汤。
病证名。滑胎证型之一。孕妇有滑胎病史,孕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胎失摄养以致腰痠,腹胀,胎动下坠,或阴道下血,气短无力等。宜益气安胎,以防滑坠。用举元煎。若腰痠腹痛坠甚者,加杜仲、桑寄生;阴道
即四神丸第三方,见四神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