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医话良方
见柳州医话条。
见柳州医话条。
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备急千金要方》:“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因阳热而致的小便不通。膀胱主藏津液,借气化才能排出。如果热邪壅结膀胱,使气化功能受阻,水道不通,故使小便不通。其症除小便不通外,可兼有一派热象,如发热,面红,烦躁多啼,指
同破瘀消癥。详该条。
润燥法之一。用甘寒滋润药物治疗津液损伤的方法。适用于津液不足等证。如热性病里热盛,损伤胃的津液,症见发热、口中燥渴,或吐粘滞白沫,或噎膈反胃,治宜生津养胃,可用麦门冬汤。如胃阴伤较重的,用益胃散。
【介绍】:宋代医生。所撰《杜壬医准》1卷,系其本人医案,已佚。
即蛔虫,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
温法之一。治疗胆虚而引起虚烦失眠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胆汤。
【介绍】:见拳衡条。
温疫著作。5卷。明吴有性原撰,清刘奎评释。刊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刘氏以《温疫论》之次序不便观览,乃命其子刘秉锦将此书重予分类,刘奎结合个人经验,对《温疫论》予以增删评释。现存初刻本、《说疫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