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数欠

数欠

证名。又称善欠。指经常打呵欠。《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灵枢·口问》:“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张氏医通》卷九:“然必由少阴经气下郁,不能上走阳明胃气因之不舒而频呼数欠。以泄其气,舒其经。”

猜你喜欢

  • 舌菌

    病名。系指舌上肿起如菌者。《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菌属心经,多因气郁而生。舌上如菌状,或如木耳,其色红紫。”参见舌疳条。

  • 地茄根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菍根之别名,详该条。

  • 茅草根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白茅根,详该条。

  • 重听

    病证名。重听一名,见《汉书·黄霸传》:“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系指听力下降,听音失真,属耳聋之轻症。《外科正宗》卷四:“虚火者,耳内蝉鸣,或兼重听……此属虚火妄动之症也。”或由外邪壅滞经络致

  • 二号垢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薄荷汤,见该条。

  • 水蜡烛实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 辰砂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 蝎螫伤

    病名。见《肘后方》卷七。伤后局部红肿剧痛;重证可用寒战、高热、牵引肢体疼痛、恶心、呕吐等。用半夏、白矾各等份为末,醋调涂;或用蜗牛,马齿苋、大蒜、胆矾等分别捣烂外搽。重证可用蝎螫方(《寿世保元》:朱砂

  • 秦昌遇

    【介绍】:明代医家。字景明。上海人。因年轻时多病而学医,开始时通儿科,后精于内科,在当地闻名,求治的人很多。著有《症因脉治》、《痘疹折衷》、《幼科折衷》等书。

  • 膝关

    经穴名,代号LR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小腿前内侧,胫骨内踝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上部,阴陵泉穴后1寸处。另说“犊鼻下三寸”(《备急千金要方》);“犊鼻下一寸二分,向里横开寸半,下直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