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泽兰、甘草、当归、川芎各四十铢,附子、干姜、白术、白芷、桂心、细辛各一两,防风、人参、牛膝各三十铢,柏子仁、干地黄、石斛各三十铢,厚朴、藁本、芜荑各半两,麦门冬二两。为末,炼蜜
经外奇穴名。即利尿穴,见该条。
指头部。《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张志聪注:“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
见太平圣惠方条。
见《中药志》。为蛤蚧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又名逆顺障证。古人认为:翳从上方向下蔓延者为顺,反之为逆。病因多属风热侵袭,脉络瘀滞。症见赤脉翳从黑睛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四周向中央侵犯,涩痛羞明,视昏多泪。严重者,可遮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熟地黄一钱六分,山药、山茱萸、酒当归、煨白芍药、川芎各八分,牡丹皮、泽泻、茯苓、远志、菖蒲、酒知母、酒黄柏各六分。水煎,空腹服。治色欲伤及病后耳聋。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痢疾论》。为寒湿痢、湿热痢、燥热痢、疫痢的总称。详各条。
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生的称谓。《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上工十全九”。意思是说,上工在治疗疾病上要有90%的治愈率。《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上工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