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琰

张琰

【生卒】:十七世纪下半至十八世纪上半

【介绍】:

清代医家。字逊玉。山东宁阳人。长于痘疹。自称其家远祖承聂久吾之教,祖传人痘接种术数代。他继承父教,临诊治疗痘疹病例近万人,用数年功夫专研种痘术,晚年编撰成《种痘新书》(1740年)12卷,强调“师古而不泥古,读书不尽信其书”,注重临证实践,内容较丰富,为我国较早期种痘专书之~。

猜你喜欢

  • 发哽

    病名。因食物中混有毛发,误食而哽于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宜急取出之。参见哽喉条。

  • 绝孕穴

    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凡妇人……若绝子,灸脐下二寸三分间动脉中,三壮。”又“小儿深秋冷痢不止者,灸脐下二寸三分间动脉中三壮,炷如小麦大。”近代《腧穴学概论》列作奇穴,名绝孕。

  • 风疝

    古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症。《医学入门·疝气》:“风疝者,非外风也,乃肝木阳脏气动之风。”《儒门事亲》卷二:“《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气疝,太阴滑为脾气疝

  • 四弯风

    病名。发于肘窝、腘窝的一种湿疮。出《医宗金鉴》卷七十一。由于风邪袭入腠理兼挟湿热所致。常见于儿童。好发于对称的肘窝、腘窝、踝侧等处。患处皮肤初起红斑,继起丘疹,水疱,瘙痒,搔破糜烂浸淫,时轻时重,日久

  • 经脉别论篇

    《素问》篇名。首先讨论了惊恐恚劳等过度,以致经脉、内脏失其正常的变化;继论经脉在饮食生化输布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过程,阐明切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的原理;后论三阴三阳脏气独至的病变、

  • 鸡冠痔

    病名。痔的一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痔形似鸡冠,硬而赤肿作痛,搔破后则出血流水”。治宜铜绿、乳香、没药、威灵仙、寒水石(煅)各五钱,甘石一钱,胆矾三钱,海螵蛸五钱,为细末,以猪胆汁调匀搽之。

  • 病因辨证

    辨证方法之一。即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病理变化,提供治疗用药的根据。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发热、烦躁、发狂、神昏多属于火等。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临床上常结合八纲辨证来互相补充。

  • 伤燥咳嗽

    病证名。指天行燥烈,燥火伤肺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卷二:“伤燥咳嗽之症,口渴唇焦,烦热引饮,吐痰不出,或带血缕,二便带赤,喘急咳嗽。”治用石膏泻白散、清燥救肺汤、人参白虎汤等方。《医门法律·咳嗽门》

  • 风牵僻

    病证名。见清·亡名氏《眼科易知》。即风牵斜。详该条。

  • 烂喉癣

    病名。系指喉癣之因于棉花疮毒未尽,结于咽喉而致咽喉腐烂者。《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棉花疮毒未尽,而结于咽喉,其状周围紫晕,渐至腐烂,烂上则鼻平陷,烂下则饮食难进……当以清热凉血,补脾为主。”参见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