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斗门方》。即原蚕沙,详该条。
病证名。吐血多因素体阳热偏盛,乳食不当,郁而化热,热乘于血,血热妄行,随气上逆而成。《幼幼集成》:“胃中积热,火逼其血而妄行,故从口吐出,宜清其胃火。”用犀角地黄汤合四生散。如突然吐血,面色苍白者,为
见《四川中药志》。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补骨脂,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腕骨脱位。详手腕骨脱条。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羊踯躅三钱,茉莉花根一钱,当归一两,菖蒲三分。水煎服。用于手术麻醉。本方来自《串雅内编》的换皮麻药方。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多由时气风热所致。初起呈散在疹块,发于背。色紫红,如拳击状,脊背麻木,拘急不疼,神清脉和。服药得汗者顺;若神昏脉数,或微或代,发寒啮噤者逆。初宜仙方活命饮加羌活、独活。外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医方药学》。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