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导引图

导引图

书名。①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的帛画,是迄今我国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厘米与前段40厘米帛书连在一起。画高40厘米。上有四十四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象,分上下四层,每层绘有11幅小图。每幅小图平均高9~12厘米。每小图为一人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有衣著,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除个别人像作器械运动外,多为徒手操练。其中涉及到动物的有八图。鸟最多,占四图,计有鸟、鹞、鹤、鸇。猿猴次之,计二图。此外为一龙,一熊。与五禽戏相对照缺鹿和虎。原无图名,现名系由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定的。②《隋书经籍志》:《导引图》三卷。原注:立一,坐一,卧一。③《导引图序》。梁肃作,原载《崇文总目》,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引文。此图可能是唐人图,系宋初著录。④《云笈七韱》卷三十四《宁先生导引养生法》有图。亦系宋画。原出处不详。⑤《六气导引图》一卷,见《崇文总目》。⑥《黄庭五藏导引图》一卷,见《崇文总目》(以上②至⑤皆佚)。⑦清·敬慎山房刊有《导引图》,但流传不广。

猜你喜欢

  • 眉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生于眉部。证治同疔疮。

  • 儿枕痛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十二。又名儿枕块、儿枕不安、块痛、产枕痛、血枕痛、血块痛、血母块、产后儿枕腹痛、产后腹中块痛等。多因产后败血未尽,或风寒乘虚侵袭胞脉,血被寒凝,瘀血内停所致。恶露未尽者,症见小腹

  • 安蚘散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乌梅肉三钱,黄连、蜀椒、藿香、槟榔各一钱,铅粉、白矾各半钱。为末,每服三至四钱,水煎,空腹服。治吐蛔属热者。

  • 纯艾条

    见艾卷条。

  • 肾虚滑胎

    病证名。滑胎证型之一。指由于肾虚,胎失所系所引起。常见于过去曾有滑胎病史者,症见孕后腰痠痛,小腹下坠,或阴道流血,头晕耳鸣,两膝痠软等。宜补肾安胎。用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若流血较多加

  • 小儿发育

    小儿的生长发育。《千金要方·序例第一》谓小儿“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应和人。百日任脉成,能自反复。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膑骨成,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

  • 相侮

    五行学说术语。即反克,又称反侮。属病理变化范围,在正常情况下,金可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反过来侮金,出现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

  • 独叶草

    见《中药材手册》。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 肩胛上出臼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 寸口

    又名气口、脉口。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属太阴肺经。《难经·二难》:“从关至鱼际是寸口。”《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