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即乌贼鱼腹中墨,详该条。
出《延寿第一绅言》。古称生女为弄瓦。
见叶氏医案存真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指小儿壮热惊厥而啼,为热邪炽盛上窜于心,灼伤阴液而成。临床常兼有面黄颊赤,神志恍惚不宁。治宜清热安神。用钩藤散。
见《本草崇原》。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咽喉经验秘传》:“牙痈一名牙蜞风。初起有小块,生于根肉上,或上或下,或内或外,其状高硬。”即牙痈。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核桃楸果之别名,详该条。
四诊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呻吟等声音变化。后者凭嗅觉嗅病人的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的气味。作为诊病辨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