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脾胃虚寒吐,详该条。参寒吐条。
病名。指喉核肿大而色淡红触之坚硬者。《咽喉经验秘传》:“此症核强而硬也。因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色白者是也,红者非。”参见乳蛾、石乳等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妇女于月经期间呕吐蛔虫。王伯龙《养儿宝》:“经来寒热,四肢厥冷,大汗不止,呕吐蛔虫。宜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
即紫金锭,见该条。
书名。2卷。清·严燮撰于1864年。本书集诸医家之言,取“照医之灯”、“光明显耀”之意而题名。卷上医论、阴阳、五行、治法、望闻问诊;卷下察舌辨症、脉诀。大多用韵文、歌诀记述,并加注释。内容较简略。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络脉,见该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直格方论》条。
金代医官职称。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官阶正八品。参见御药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