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江天览《妇人病自疗法》:“年老妇人血崩,俗名血海败。”即年老血崩,详该条。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平生从事磨镜职业,深入民间,遇有病人,则予丸药治疗,多有疗效。因姓名不传,一般人称他负局先生。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
指津液。包括水份及营养精微。《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证名。指发生在皮肤上的一种不适感。出《灵枢·刺节真邪》。本证是皮肤病多见的症状。多由风、湿、热、虫侵扰或血虚皮肤失荣所致。由风邪引起者,游走不定,甚至遍体作痒,搔破津血;因湿盛所致者,浸淫四窜,搔之滋
即血脱气脱。详该条。
书名。2卷。清·叶桂撰于十八世纪中期。本书对小儿的一些杂病如伏气、风温、夏热、厥逆、疳、胀、痧疹、惊等的辨证和方药作了简要的叙述。后经周学海补注增订,辑入《周氏医学丛书·二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