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李言闻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发在口唇,形如鱼口,气出不臭,痰涎不收,是乃脾经发来热毒。上唇属脾,下唇属胃。”治宜清热解毒。参见驴嘴风,鱼口风等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消瘦干燥之意。《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灵枢经》篇名。本篇因以讨论人体的四海为主,故名。篇内主要论述人体的胃、冲脉、膻中、脑四者,既是全身精神气血的来源,也是营卫气血、十二经脉汇合之处,故以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命名。并进一步阐述了四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火绒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抑郁嗟伤而致的神志失常。《证治要诀》卷九:“失志者,由所求不遂,或过误自咎,懊恨嗟叹不已,独语书空,若有所失。”治宜温胆汤、定志丸、辰砂妙香散等方。本病可见于精神病等患者。参见癫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耳鸣。详该条。
即陶针。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