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天香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不著撰人。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系敦煌出土之医学残卷。原书分若干篇,现仅存第一、二篇。首篇主论诊脉部位、三部九候、七诊、寸口诊脉法。二篇分述诊脉之轻重缓急、呼吸至数,以及弦、浮、滑、实、革、动、沉
即气少。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桐皮,详该条。
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治法。①寒邪凝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行走不便,常用麻黄、桂枝、苍术、制川乌、附子、细辛、千年健等药。②伤寒寒中少阴之经,外连太阳之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少阴之
出《滇南本草》。为狼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五邪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道家。知医,善摄生,撰有《摄生录》3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