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喉科杓指》卷四:“此症乃痰火流行,凝注舌下,结成泡肿,绵软石硬,有妨言语,作痛不安……下刀刺破流出黄痰,若蛋清稠粘难愈,须捺净,吹冰硼散,内服加味二陈汤。”参见痰包条。
阳气重叠过甚,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参重阴必阳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即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的合称。详各该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镫,故名。
病名。《圣济总录》卷十一:“风腲腿之状,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也。盖风邪侵于分肉,流于血脉,荣卫稽留,涩而不行,致身体骨节,肌肉腰脚,痹滞无力不能用也。”宜用五加皮
见《江苏药材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即丝瓜络,详该条。
即豉饼灸,见该条。
【介绍】:宋代人。撰《守论纂要》10卷,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