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方。白丁香二十一个,轻粉、滑石、乳香各半钱,巴豆(烧存性)三十个。为末,煮糊为丸,黍米大,每服一至二丸,柳心七个煎汤送下。治小儿血癖。
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出《抱朴子》。为母丁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半边旗之别名,详该条。
《审视瑶函》卷三方。升麻、白芷、葛根、薄荷、石膏、陈皮、川芎、炒半夏、甘草各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治阳明经头风头痛,身热口渴。
见《救荒本草》。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已佚。
【介绍】:明代医家。从化(今广东从化)人。少年时孤贫,在山中打柴为生。传说后来跟从“异人”学医,于是以医行世。用药不拘限于古方,为人放荡不羁,故人称是颠狂废人,因而自称“废翁”。好神仙,并推崇太素脉。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石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