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嗳气

嗳气

证名。见《丹溪心法·嗳气》。指气从胃中上逆,冒出有声之症。其声沉长,不似呃逆之声短促。常伴见胃脘饱胀。多因脾胃虚弱胃气不和,或挟气、食、痰、火,使胃气上逆所致。也有因肺气不降而嗳者。治宜和胃降逆为主。胃虚者,旋复代赭汤;脾肾虚寒者,理阴煎;胃虚气滞者,十味保和汤;胃有宿食者,曲术丸保和丸胃寒饮食难化者,养中煎理中丸;胃虚挟痰者,和胃二陈煎;胃有痰火者,星夏栀子汤;肺气不降而嗳者,苏子降气汤

猜你喜欢

  • 婴儿哭迟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 外治法之一。把鲜药捣烂,或用干药碾末,加酒、蜜或醋之类调和,敷于肌肤局部,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例如痈疡初起,外用鲜蒲公英加红糖捣烂外敷;摔伤而关节筋肉疼痛,用鲜栀子及适量白面同捣,加酒混和敷伤

  • 陈氏笔谈

    见医学粹精条。

  • 林璧

    【介绍】:参见林彦圭条。

  • 陈素庵

    【介绍】:见陈沂条。

  • 藏化

    运气术语。即寒化。因气寒而万物藏敛,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藏化。”谓太阳之气到来,寒水之气敷布,万物隐藏。

  • 旱地拔葱

    练功方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适用于腰膝、腿胯部疾患。方法有三种:①双手拔葱势:取骑马式,躬腰俯头,两手下伸,握拳如拔葱状,再挺腰抬头,两臂上托,至前平举时开拳,掌心向上,然后徐徐收至胸前,

  • 疳胀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见丁奚条。

  • 牛皮鹅

    病名。《喉科种福》卷四:“证由蛾将成脓之时,犹连服凉散之剂,吹凉散之药,以求速效,虽红退消肿,而脓根未拔,外皮顽硬,一遇时气外感,饮食积热,则旧蛾复作。”参见石蛾、乳蛾等条。

  • 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妇科著作。裘笑梅撰。此书系作者50余年妇科临床经验总结。分医论、医案、医话三部分。书中于妇科理论、临证治则等方面较能吸取诸家之长,兼收并蓄,探究病因病理,并结合当代医学科研成果及中西医诊治之法,阐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