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津
涎的别名。俗称口水。参涎条。
涎的别名。俗称口水。参涎条。
出《本草图经》。即黄明胶,详该条。
证名。指伏热或吐后引起的心胸烦热或烦闷。《素问·本病论》:“伏热内烦。”《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注解伤寒论》卷五:“吐后心
补法之一。用补气药治疗卫气不固、肌表虚疏的方法。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容易感冒,可用黄芪、白术、党参等补气药治疗。常用方如玉屏风散、牡蛎散等。
治疗骨伤科疾患的推拿按摩方法。《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凡坠堕颠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荣卫气血不失常度,加以封裹膏摩,乃其法也。”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即丝瓜络,详该条。
即变蒸,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莱菔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曾任太医、尚药典御等职。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脐带。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即一粒金丹第一方。见一粒金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