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大黄汤

厚朴大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厚朴大黄汤

药方名称厚朴大黄汤

别名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

处方厚朴15克大黄18克枳实9克

功能主治治支饮胸满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厚朴大黄汤

药方名称厚朴大黄汤

别名枳朴大黄

处方厚朴1尺,大黄6两,枳实4枚。

功能主治支饮胸满。腹痛,脉数,应下之症。

用法用量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则异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则谓之大承气,治内热腹实满之甚;无芒消,则谓之小承气,治内热之微甚;厚朴多,则谓之厚朴三物汤,治热痛而闭。今三味以大黄多,名厚朴大黄汤,而治是证。上三药皆治实热而用之。

2.《千金方衍义》:此即小承气汤,以大黄多,遂名厚朴大黄汤;若厚朴多,即名厚朴三物汤。此支饮胸满,必缘其人素多湿热,浊饮上逆所致,故用荡涤中焦药治之。

3.《金匮要略心典》:胸满疑作腹满。支饮多胸满,此何以独用下法?厚朴大黄与小承气同,设非腹中痛而闭者,未可以此轻试也。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赤小豆

    药方名称赤小豆处方赤小豆、青黛各30克,大黄15克。制法共研细末,鸡蛋清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79例,经1-3天治疗均痊愈。用法用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摘录《外治方》

  • 敦复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敦复汤药方名称敦复汤处方野台参12克 乌附子9克 生山药15克补骨脂(炒,捣)12克 核桃仁9克 萸肉(去净核)12克茯苓4.5克 生鸡内金(捣细)4.5克功能主治温补肾阳。主

  • 大阿胶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大阿胶丸药方名称大阿胶丸处方麦门冬(去心)丹参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15克 干山药阿胶(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黄五味子各3

  • 连翘托里散

    《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烟霞圣效方》:连翘托里散药方名称连翘托里散处方连翘15克 川大黄90克牡蛎30克(炮)甘草15克(炙)山栀子15克独活15克黄耆15克金银花15克(拣净)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

  • 露蜂房灰散

    药方名称露蜂房灰散处方露蜂房灰1分,乱发灰1分,滑石1两,海蛤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小儿血淋,日夜淋沥,小腹及阴中疼痛。用法用量以温水调下半钱,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 加味泽兰汤

    药方名称加味泽兰汤处方泽兰3钱,丹参3钱,当归2钱,酒芍2钱,甘草5分,五灵脂2钱,蒲黄2钱,通草2钱。功能主治活血逐瘀。主单纯血瘀之月经过少,经来色紫,少腹时痛,硬而有块,按之痛甚,苔薄黄,脉两尺沉

  • 独胜丹

    药方名称独胜丹别名独胜散处方白茄蒂不拘多少,冰片少许。制法阴干,瓦上炙燥,为细末,加冰片少许,收固。功能主治一切牙疳,穿腮破唇。用法用量吹患处。摘录《玉钥》卷上

  • 芦荟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芦荟丸药方名称芦荟丸处方大皂角干虾蟆(各等分,同烧存性,为末)30克青黛(研)7.5克芦荟(研)朱砂(研,飞)麝香(研)各3克制法上合研匀,用汤浸蒸饼和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

  • 穿牙散

    药方名称穿牙散处方全蝎7个(去毒),细辛(洗净)3钱,草乌2个(去皮),乳香2钱(别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一切齿痛,不问久新。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患处。须臾以温盐水盥漱。摘录《济生》卷五

  • 金疮必效散

    药方名称金疮必效散处方龙骨(煅)5钱,乳香(制,去油)5钱,没药(制,去油)5钱,花蕊石(火煅红,放地上冷定后再燃,凡7次)5钱,真降香节(炒油干,碾细)5钱,紫草5钱,白芷3钱,紫苏叶3钱,儿茶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