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常以巫术治病,善治外症。
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出《诸病源候论》。亦名胎前病。
指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仓廪,即仓库。脾胃等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故称。
病证名。①指见食物而有厌恶感,不能进食者。《证治汇补》:“恶食非止一端,有胸中痰滞者,宜导痰以助脾。有伤食恶者,宜消化以助脾。有病久胃虚者,宜参术以健脾。”一般可用保和丸加减。②即恶阻。详该条。
见遂生福幼合编条。
即五输穴。详该条。
见濒湖脉学条。
系指耳轮之垂下处。即耳垂。
头部。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