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分气紫苏饮

分气紫苏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气紫苏饮

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

处方五味子(去梗.洗)、桑白皮(炙)、陈皮(去白.净洗)、桔梗草果仁、大腹皮甘草(炙)、茯苓,各三斤。

炮制上八味,俰咀为粗末,称二十斤净,入拣嫩枝、叶、干紫苏十五斤,捣碎,同一处拌匀。

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

心下胀闷,饮食不思,呕逆不止。

常服和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姜钱三片,入盐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丹溪心法》卷四:分气紫苏饮

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

处方枳壳茯苓大腹皮陈皮甘草、苏子、草果白术当归紫苏半夏、桑皮、五味子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胀闷。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分气紫苏饮

药方名称分气紫苏饮

别名分气紫苏

处方五味子(去梗,洗)3斤,桑白皮(炙,锉)3斤,陈皮(去白,净洗)3斤,桔梗(锉)3斤,草果仁3斤,大腹皮3斤,甘草(炙)3斤,茯苓3斤。

制法上为粗末,称20斤,净入,拣嫩枝叶干紫苏15斤捣碎,同一处拌匀。

功能主治和胃进食。主男子、妇人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胀闷,饮食不思,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大盏,姜钱3片,入盐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摘录《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猜你喜欢

  • 化阴煎

    药方名称化阴煎处方生地黄熟地黄牛膝猪苓泽泻生黄柏生知母各6克绿豆9克龙胆草4.5克车前子3克功能主治治水亏阴涸,阳火有余,小便癃闭,淋浊疼痛。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食盐少许,文武火煎320毫升,空

  • 枸杞饮

    药方名称枸杞饮处方枸杞根白皮1升,小麦1升(净淘),粳米3合(研)。功能主治老人烦渴口干,骨节烦热。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煮前2味,取7升汁,下米作饮,渴即渐服之。摘录《养老奉亲》

  • 利骨散

    药方名称利骨散处方白马脑上肉1-2斤。制法待生蛆,与乌骨白鸡1只食之,取粪阴干,每1钱入硇砂1钱,研匀。功能主治利骨取牙。主用法用量用少许擦疼处,片时取之即落。摘录《本草纲目》卷四十引《乾坤秘蕴》

  • 嚼药防己散

    药方名称嚼药防己散别名防己散处方薄荷、百药煎、枯矾、防己、甘草。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热嗽失声。用法用量入口细嚼,旋旋咽下。摘录《得效》卷五

  • 除湿虎潜丸

    药方名称除湿虎潜丸处方虎胫骨1两,川萆薢2两,香附、天麻2两,防己2两,桑寄生2两,黄柏2两,木瓜2两5钱,白茯苓1两5钱,五加皮1两5钱,川牛膝2两5钱,防风2两,当归2两,独活2两,钗石斛1两5钱

  • 大紫豆汤

    药方名称大紫豆汤处方羌活1两,大豆1升,酒3升。功能主治去风散血。主热中风。中风头眩,恶风自汗,吐冷痰,及产后中风,痱痉背强,口噤直视,烦热;妊娠折伤,胎死腹中。用法用量本方用法“密封候冷”句下未言服

  • 螺壳膏

    药方名称螺壳膏处方螺壳2-7枚(烂者),乱发(烧灰)、头垢、龙胆末各等分。制法合研如粉,以3年油淀和。功能主治瘑疮。用法用量敷之。加腻粉妙。摘录《外台》卷三十引《删繁方》

  • 当归羌活汤

    《不知医必要》卷一:当归羌活汤药方名称当归羌活汤处方党参(去芦,炒)6克当归秦艽独活钩藤各4.5克白芍(酒炒)羌活各3克 炙草2.1克功能主治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手足拘急。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 栝楼根汤

    《症因脉治》卷二:栝楼根汤药方名称栝楼根汤处方天花粉麦冬知母石膏甘草功能主治治燥火喘逆,口渴身热,二便赤涩,面赤唇焦,吐痰难出,脉数大,或见滑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方出《圣惠》卷三

  • 加味调胃承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调胃承气汤处方大黄3钱,玄明粉2钱,羚羊1钱,条芩4钱,麦冬2钱,生甘6分。功能主治寒热往来,服蠲暑饮不解,遂致蒸蒸发热,或日晡潮热,或微烦溺数,腹满便结,俱皆阳明胃实所致。用法用量水2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