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托黄芪散

猜你喜欢

  • 颊车风

    病名。《喉科心法》:“生于上下牙床尽根之中间,或左或右,初起红肿疼痛,结核如豆,甚则牙紧不开,轻则咀嚼不便。由肾胃两经风火而成。”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五味消毒饮、知柏地黄汤、仙方活命饮、黄连

  • 夺汗者无血

    出《灵枢·营卫生会》。参见夺血者无汗条。

  • 痘疮见形

    又名见点、放点、见苗。为痘疮将现的迹象。小儿出痘,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热势较缓,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摸之有坚实感。《医宗金鉴》分顺、逆、险三证。①发热三日见点,热减身和,不渴

  • 说疫全书

    丛书。15卷。刊于清道光年间。包括:清·刘松峰《瘟疫论类编》、《松峰说疫》,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各详本条。

  • 搬法

    推拿手法名。即扳法。详该条。

  • 漏泄

    古病名。出《灵枢·营卫生会》。由于感受风邪,腠理开疏,复因热食之气蒸泄所致。主症为热饮食入胃,随即汗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肾,或出于半身。《证治要诀》卷九:“胃气不固,荣血漏泄,宜黄芪建中汤加浮麦少许。

  • 旱地拔葱

    练功方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适用于腰膝、腿胯部疾患。方法有三种:①双手拔葱势:取骑马式,躬腰俯头,两手下伸,握拳如拔葱状,再挺腰抬头,两臂上托,至前平举时开拳,掌心向上,然后徐徐收至胸前,

  • 铍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铍,钢铁制作,针端如剑锋。亦称针、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是一种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用于疮疡排脓放血,亦用

  • 紫花疔草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 腹结

    经穴名。代号SP14。出《针灸甲乙经》,原作腹屈,一名腹结。《备急千金要方》后腹结均作正名。别名肠窟,肠屈,阳窟,肠结。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腹部,脐下1.3寸,旁开腹正中线3.5寸处。另说“在大横下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