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仙汤

八仙汤

普济方》卷三五三:八仙汤

药方名称八仙汤

处方茯苓2钱,麦门冬2钱,知母2钱,前胡2钱,半夏曲2钱。

功能主治妇人常服温补药而积温成热,致发烦渴;血热,经下少而烦热;虚热,烦满短气;痰热,烦渴而呕吐;或妊娠烦躁;或产后气虚,口干烦渴,心下闷痞。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入甘草3寸,煎至7分,空心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三

解围元薮》卷四:八仙汤

药方名称八仙汤

处方人参3分,米仁2钱,花粉1钱2分,皂刺20个,蜂房7孔,浮麦1握,冷饭团3两,琉璃灰7分半。

功能主治疠疮结毒。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嵩崖尊生》卷十二:八仙汤

药方名称八仙汤

处方当归1钱,茯苓1钱,川芎7分,熟地7分,陈皮7分,半夏7分,羌活7分,白芍8分,人参6分,秦艽6分,牛膝6分,白术4钱,桂枝3分,柴胡4分,防风5分,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浑身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医学集成》卷二:八仙汤

药方名称八仙汤

处方石膏黄芩、二母、麻黄杏仁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齁证因痰火者。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八仙汤

药方名称八仙汤

处方马兜铃2两半,桑根白皮2两半,桔梗2两半,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3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柴胡(去芦头)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00枚。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久患气嗽,发即奔喘,坐卧不安,喉中气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频服3两剂,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猜你喜欢

  • 二宜丸

    《朱氏集验方》卷六引《梁氏总要方》:二宜丸药方名称二宜丸处方五苓散、理中丸。功能主治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或以五苓散下理中丸亦好。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引《梁氏总要方》《医学入门》卷七:二宜丸药方名称

  • 蟾蝎散

    药方名称蟾蝎散处方大干蟾1个(酥涂,炙黄),直僵蚕(焙)1分,蝉壳(焙)1分,蝎尾(焙)1分,白附子(微炮)1分,五灵脂1分,芦荟1分,琥珀1分,朱砂1钱,麝香半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慢惊,身热

  • 龙珠丹

    药方名称龙珠丹处方川乌头(炮,去皮脐尖)1两,虎骨(酒炙)1两,牛膝(酒浸1宿)1两,败龟(酒浸,炙)1两,干蝎(去毒,炒)1两,香白芷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枫香脂(研)半两,踯躅花(去心)半

  • 杭菊糖茶

    药方名称杭菊糖茶处方杭菊花3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用法用量代茶饮服。摘录《民间验方》

  • 四物玄胡汤

    药方名称四物玄胡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芍药 生地黄各1.5克 玄胡索3克桃仁红花牛膝各2.1克功能主治治瘀血而成之肠痈。用法用量上药哎咀,作一服。水煎,空腹时服。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

  • 连胡丸

    药方名称连胡丸处方黄连(去须)1两,胡黄连(去芦)1两,神曲(炒)1两,麦蘖(炒)1两,柴胡(去梗)1两,芜荑仁(研)1两,白茯苓(去皮)1两,青皮半两(去瓤)。制法上为细末,猪胆汁为丸,如麻子大。功

  • 山楂化滞丸

    药方名称山楂化滞丸处方山楂500g麦芽100g 六神曲100g槟榔50g莱菔子50g牵牛子50g性状为棕色的大蜜丸;味酸、甜。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红糖25g 及炼蜜9

  • 红膏

    《圣惠》卷四十:红膏药方名称红膏处方朱砂1两,麝香半两,牛黄半分,雄黄3分。制法上为细末,令匀,以面脂和为膏。功能主治面上粉刺。用法用量匀敷面上。经宿粉刺自落。注意避风。摘录《圣惠》卷四十《青囊全集》

  • 黑锡散

    药方名称黑锡散处方黑锡1斤(熔成汁,入桑柴白灰10两同炒,令锡尽为度,又入青盐4两,再炒少时,候冷为末,瓷瓶内封,地下埋5日,取出入下项药),升麻1两,细辛1两,诃子4两。制法上炒令黑色,同前后药末一

  • 赤芍药膏

    药方名称赤芍药膏处方赤芍药5钱,蓖麻子60枚,猪麻子、巴豆60枚,当归5钱,垂柳枝7条(长3寸),黄丹4两,香油8两(冬月增油,夏月用油6两)。功能主治发背,诸般恶疮,臁疮。用法用量以香油煎各药,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