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经水》。即手厥阴心包经,见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妇人屡孕屡堕,故名。参见滑胎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子固。籍贯不详。撰《眼科百问》一书(1657年刊)。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睑。详该条。
【介绍】:见徐彬条。
儿科著作。又名《活幼心法大全》。明·聂尚恒撰。9卷。刊于1616年。卷1~6为痘科,对痘疹的病原及其不同阶段的发病特点、症状及治法,作了较详细的辨析,并提出了有关痘疹的学术见解;卷7是作者治痘疹的医案
证名。古称鼻鼽。指鼻腔内时流清水样粘液。多由肺卫不固,风寒侵袭鼻窍所致。《中藏经·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肺气通于鼻,和则能知香臭矣,有寒则善咳,……实则鼻流清涕。”《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