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约编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即伤食泻。《不居集·泄泻》:“食积泄,泄下腐臭,噫气作醋。”详伤食泻、食积泄泻条。
舌前半部黄苔、后半部分舌质红色。若舌尖黄苔较少,为热邪初传胃腑;亦有表证未尽者。若舌苔黄较多,红根较少,多为湿热之候,常见于瘟疫初起(见《伤寒舌鉴》)。前者以清胃热为大法,后者宜清热化湿。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甜橙之别名,详该条。
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
见《广东中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称胃泄。《医林绳墨·泄泻》:“胃泻色黄,食饮不化,此胃有虚寒也。”后世亦有以胃泻为伤食泻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伤食作泻即胃泻。”详胃泄、伤食泻条。
即鳖甲煎丸,见该条。
病名。见梁翰芬《眼科讲义》。即睥肉粘轮。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清河(今河北省境内)人。崔彧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