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书名。8卷。清·沈明宗撰于1693年。沈氏于《伤寒论》注家中,比较推崇方有执喻嘉言,认为《伤寒论》中所谈六气外感,主要是“风伤卫、寒伤营”,“而括燥湿于寒伤营,春夏温热该于风伤卫”(见自序)。并批评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编次不明,故在编注时,突出六经主病,颇多个人见解。编次仿喻嘉言《尚论篇》,将六经篇目合病、并病、过经不解差后劳复等均另立篇名,“惟以止治汗、吐、下次之于前;误治变端,次之于后;风寒两伤、误治诸变,逐段拈出”(见本书卷一重编《伤寒论》大意)。解放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食气霍乱

    病名。指霍乱由饮食所伤,又感外邪引起者。多因饮食过饱,中气不运,膏梁厚味,肠胃凝泣,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又值风暑湿喝等邪外袭,则挥霍撩乱。《症因脉治》卷四:“食气霍乱之症。胸前饱闷,胀痛,嗳气,吐泻交

  • 热厥心痛

    证名。指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活法机要·心痛证》:“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

  • 太羽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羽代表水运,故太过的水运称为太羽。

  • 玉池

    道家称口为玉池。《黄庭内景经》:“口为玉池太和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玉池散,治齿口臭。

  • 医学说约

    书名。1卷。秋田散人撰,撰年不详。本书以论述杂症为主。首列提纲,次分风、寒、暑、湿、燥、火、脾胃、气、血、痰、虚、妇人共十二门,扼要地叙述多种常见病证的病因、症脉及治疗大法,不介绍具体治疗方剂,后编入

  • 重台

    出《神农本草经》。为玄参之别名。详该条。

  • 喘喝

    证名。指气喘时见吼呵声音。虚喘实喘均可见此。《灵枢·五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灵枢·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

  • 牡脏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阳脏。详该条。

  • 柿饼霜

    见《药材学》。即柿霜,详该条。

  • 炸腮

    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即痄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