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龄集丹
即鹤龄丹,见该条。
即鹤龄丹,见该条。
温法之一。温通阳气的治法。如回阳救逆、温中祛寒等。详各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狗肝菜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又名《新镌医论》。3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2~3卷主要结合作者的经验心得,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
证名。见《张氏医通》卷五。指不因外伤的肤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称红汗。《证治要诀·诸血门》:“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此又称为血箭,详该条。多因气血亏虚,血随气散所致。治宜补血固表,可选用当归补血汤、
见《云南中草药》。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髂前上棘下方之凹陷处;或于维道穴斜下1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腋痈,见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病名。《郑氏女科家传秘方》:“产后小便撒黑,谓之交经。用提气补血治之。”
见《陕西中草药》。即娑罗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