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五灵脂之别名,详该条。
谿同溪。见八溪条。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一卷,唐·邵英俊撰,已佚。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暴马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秦艽,详该条。
证名。指季肋部疼痛。《灵枢·本藏》:“肝偏倾则胁下痛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参见两胁痛、两胁下痛、留饮各条。
见《江西中医药》(10):64,1957。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泛指足部皮肤及趾甲以炎性、增生性为主的皮肤病。多因代谢障碍或生物、物理刺激而引起。主要有趾甲类、趼子类、足瘊子类及脚癣四种。证治详各该条。
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气关。详该条。
书名。8卷。清叶大椿撰。刊于1732年。卷1论痘症病机及诊法;卷2为顺、逆、险三类痘病各十八朝的证治图解,共54图;卷3兼证辨治;卷4作者医案;卷5选录古人医案,共23家;卷6选录古人痘疹论述,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