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龈宣

龈宣

牙宣。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矮松

    见《安徽中草药》。为千层塔之别名,详该条。

  • 俞茂鲲

    【介绍】:清代医家。字天池。句曲(今江苏句容)人。撰有《痘科金镜赋集解》(1727年刻行),为我国较早详记人痘接种术的文献。主张选用“熟苗”,并认为痘苗递传愈久愈好,反对采用“败苗”(即天行痘痂苗)。

  • 气收

    指气机失常而主要表现为收敛闭郁,不能正常宣发舒布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素问·举痛论》:“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多因感受外寒或里寒过盛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

  • 古书医言

    书名。4卷。日本·吉益为则撰于1773年。本书集录汉以前38种中国古书中有关论医的内容,并加以评述。解放后有排印本。

  • 伏瘕

    病名。即虑瘕。《儒门事亲》卷八:“小肠遗热于大肠,为伏瘕。”日·丹波元简《素问识》卷四:“简按:《颜氏家训》曰,宓、伏、虑,古来通字。”详虑瘕条。

  • 时气发斑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九。又名时疫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各详该条。

  • 偏沮(jù 句)

    证名。指汗出偏于半身(左侧或右侧)。即半身有汗,半身无汗。多由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马莳注:“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

  • 蝉衣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蝉蜕,详该条。

  • 神秘七星散

    《疡科选粹》卷六方。防风、皂角刺、天门冬、黄芩、栝蒌仁、金银花各五分,当归、熟地黄、薏苡仁、木瓜、紫花地丁、白藓皮、木通各一钱,土茯苓四两,甘草三分。水煎,分二次服,服四剂后去木瓜、木通、紫花地丁、白

  • 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部位。《灵枢·五色》:“挟绳而上者,背也。”张景岳注:“颊之外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