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齃(hè 曷)

猜你喜欢

  • 生后不啼

    指婴儿生后不哭。出《大生要旨》。详闷气生条。

  • 热剂

    十二剂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

  • 下昆仑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昆仑,见该条。②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内昆仑。位在足外踝后1寸,跟腱前缘凹陷处。主治偏风半身不遂,冷痹腰痛,脚重痛等。直刺0.1~0.3寸。艾炷灸3~5壮;或

  • 勉学堂针灸集成

    见针灸集成条。

  • 张山雷

    【介绍】:见张寿颐条。

  • 悍药

    悍,强悍;悍药指其性燥烈。强悍的药物,如金石药之类的砒霜、硫黄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郁)气愈深。”

  • 血虚心汗

    证名。指心胸部独见汗出。多因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所致。《医钞类编》卷八:“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此病在心,宜养心血。獖猪心一个,破开带血,入人参、当归二两缝之,煮熟去药,只

  • 风寒喘

    病证名。风寒外束喘的简称。《东医宝鉴》卷五:“风寒喘,寻常感冒,风寒内郁,肺胀逆而为喘。”可选用金沸草散、麻黄散、加味三拗汤等方。详风寒外束喘条。

  • 医灯续焰

    脉学著作。21卷。明·王绍隆传,清·潘楫增注。初刊于1652年。潘氏取崔嘉彦《四言举要》(明·李言闻删补改订本)予以注释,注文多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以及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

  • 阳盛则外热

    人体感受外邪之后,卫外的阳气盛于表层,与邪相争,引起发热症状。《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