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陈惠畴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白膜蔽睛之俗称,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指高起丰满的肌肉群,如脊椎两侧的肌肉或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黄帝内经太素》卷八:“足太阳之脉……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胂(《灵枢·经脉》原作“胛”。《太素》、《备急千金要方》、《素问·厥论》王注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阿魏丸,见该条。
证名。即阳明经病。见《医学心悟》。详阳明经病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藤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马钱子之商品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简称格阳。指体内阴寒过盛,阳气被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临床常见某些寒证,因阴寒过盛于内,反而外见浮热、口渴、手足躁动不安、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饮水不多,
见《金匮要略》。即术附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