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鸣天鼓

鸣天鼓

自我推拿方法名。①即击探天鼓。《河间六书》:“双手闭耳如鼓音,是谓鸣天鼓也。由脉气流行而闭之于耳,气不得泄,冲鼓耳中,故闻之也。”②即叩齿。《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养性书》曰:……叩中央齿名鸣天鼓。”③即打天钟。其法以两掌掩两耳,食指中指叩击枕部,由骨导发出的声音者,道家称为“鸣天鼓”。参见打天钟条。

猜你喜欢

  • 臭铃铛

    见《河北药材》。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 母指

    出《灵枢·五色》。即拇指。详该条。

  • 喉杵

    病证名。似指咽喉病之肿痛症状而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杵,喉极肿而极痛。宜甘桔射干汤,外点烧盐散。”另有见喉忤者,乃刊刻误字。

  • 续筋根

    出《本草图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 地柏草

    见《广东中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 刘渊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圣泉。归善县(今广东惠阳)人。年轻时习武,兼好医术,辑有《医学纂要》(1739年)等书。

  • 肺经咳嗽

    病名。又称肺咳。①指风寒束肺之实咳。《不居集》卷十五:“肺经咳嗽。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麻黄汤主之。”②指真阴不足、肺脾素燥、劳伤或七情动火等伤肺而致咳者。《症因脉治·内伤咳嗽》:“肺经咳

  • 米仁

    见《本草崇原》。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 浩然子

    【介绍】:见王宏翰条。

  • 痰痫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癎证痰多者为痰癎。多由小儿素有热痰内伏,复受惊恐而引起。症见仆地昏倒,惊掣啼叫,痰涎塞满喉间,口吐痰沫。治宜祛痰清热。先用一捻金,后服滚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