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理法。见该条。
古病名。指气血虚而风邪入中,表现为四肢缓弱,腹里拘急的一种疾患。《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血气俱虚,风邪并入,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腹里急。柔风之状,四肢不能收,里急不能仰。”治宜独活葛根汤等方。
指五种疝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曰石疝,二曰血疝,三曰阴疝,四曰妒疝,五曰气疝,是为五疝也。”又:“五疝之状,寻此皆由腑脏虚弱,饮食不节,血气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详血疝、气疝、阴疝等条。
病名。《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证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髋关节后脱位。详胯骨出条。
见《滇南本草》。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真诠》方。锅煤一两,松香(童便淬三次)、杏仁、青黛各七钱,铅粉一两半,铜绿三线,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五钱,冰片、麝香各一钱。为末,烛油调膏,敷患处。治久年烂脚,小儿头疮,及汤火疮毒。
见《中药材手册》。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