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骨鲠

骨鲠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诸骨(鸡、鱼、猪等骨)因饮食不慎而鲠于咽喉,或误入食道或气道。症见咽喉刺痛不已,吞咽困难,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若疼痛加剧、发热恶寒者,则系合并感染。若异物误入气道者,症见剧烈之阵发性呛咳,或咳出血液,甚至可因急性喉阻塞而窒息。如异物停于咽部、喉部可以镊子取出;如异物入气道或食道,则须借助气管镜、食管镜取出。古人曾以:①威灵仙草果砂仁、白糖、水、醋各半煎汤、频频咽下。②白茯苓贯众甘草等分,共研细末,米饮调服3克。③象牙磨水频咽等以治骨鲠。

猜你喜欢

  • 胃管下俞

    经外奇穴名。别名脺俞,胰俞。《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寸灸之。”位于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处(《针灸学》上海)。布有第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

  • 虚劳失精

    遗精的一种。《诸病源候论·虚劳失精候》:“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可伴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目眶痛,发落,或有虚烦,心悸,脉数而散,或芤迟,或芤动微紧。治宜益阳固精。用黄芪散、龙骨散、桂枝龙

  • 夜合皮

    出《独行方》。为合欢皮之别名。详该条。

  • 视举

    证名。指目睛上视。《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光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

  • 惠直堂经验方

    书名。4卷。清·陶承熹、王承勋辑。刊于1759年。本书为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汇编而成。卷1~2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3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4为妇科、儿科验方

  • 舌红痈

    病名。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舌红痈,因心经壅热,生于舌上。”色红肿痛,如豆如樱。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火,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 李云卿

    【生卒】:?~988【介绍】:五代时医家。通经史、善医药,隐居庐山,各地远途来求医者甚多。

  • 腘中

    出《灵枢·热病》。腘窝中央。相当于委中穴的部位。

  • 睥倦

    病证名。见佚名《双燕草堂眼科》。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 顶心

    头顶部的中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