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程国彭条。
【介绍】:东汉时期针灸医生。是涪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师。
【介绍】:宋代医生。字明远。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精通医术。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古刺法名。以其所刺之处均和经脉有关,故名。①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指于经脉结聚不通之处(如压痛、郁血等)进行针刺的方法。②《灵枢·禁服》:“不盛之虚,以经取之,名
指子时。《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参十二时条。
病名。痛风的别称。《张氏医通·痿痹门》:“按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本病俗名箭风。参见痛风、历节条。
病名。即生于尾骨处的外痈。《外科启玄》卷五:“此痈发于尾闾穴,是督脉之经,最疼难忍,难得脓,宜大托里加乳香、没药排脓止痛,外用敷贴,戒气怒房事,不然则漏而难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