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颊疔

颊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证治同疔疮。

猜你喜欢

  • 燥湿

    用苦燥药祛除湿邪的方法。适用于中焦湿证。有苦温燥湿、苦寒燥湿等。各详该条。

  • 张培明

    【介绍】:明代医生。字抱一。平湖(今浙江平湖)人。先学儒,以文学在当地闻名,精于治疗痘疹,对于贫苦人家,不避风雨前往诊视。

  • 寿夭刚柔

    《灵枢经》篇名。本文以刚柔相对的两方面,来辨别寿夭的方法,故名。内容着重讨论了人体形气,有阴阳柔刚的区别,以及根据形、气、骨、肉、皮等组织是否相应来推定人寿命的长短。其次,还阐述了风和痹的病因、症状与

  • 理法

    推拿手法名。又名缕法。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手握住肢体,然后一松一紧,自上而下循序移动。多用于四肢部。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 四制抱龙丸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天竺黄五钱,胆南星一两,朱砂、雄黄各二钱,麝香一分半。为细末,另用麻黄、款冬花、甘草各五钱,煎汤去滓,慢火熬成膏,合药末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送下。治小

  • 赤炎疮

    病名。生于体表的一种急性热疮。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赤炎风。多由心火内炽,热入血分,蕴蒸肌肤而发;或由风热犯肺,难以疏泄,郁于肌肤所致。初起皮肤灼热,继起红点,疼如火燎,甚则蔓延遍身,赤烂成疮。治宜

  • 胎喘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 吹花癣

    病名。生于颜面的一种糠疹。出《疡科选粹》卷六。又名桃花癣。多因脾胃内热上蒸,复感风邪所致。多发于春季,妇女多见。初起颜面皮肤微红,伴发密集的小丘疹,逐渐形成灰白色斑片,边缘不清,上覆薄屑,自觉微痒及干

  • 水龙胆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龙胆,详该条。

  • 无名指

    即手第四指。又名小指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