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
【介绍】:
见陆游条。
【介绍】:
见陆游条。
病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牙痛。详该条。
病名。《喉科杓指》卷四:“此症乃痰火流行,凝注舌下,结成泡肿,绵软石硬,有妨言语,作痛不安……下刀刺破流出黄痰,若蛋清稠粘难愈,须捺净,吹冰硼散,内服加味二陈汤。”参见痰包条。
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
证名。指手足筋脉拘挛收紧难以屈伸。出《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伤寒论大全》卷三:“四肢拘急,拘急者,手足不能自如,屈伸不便,如踡卧恶风之貌,四肢者,诸阳之本,盖因发汗亡阳,阳虚是有其证也。”《伤
【介绍】:见饶鹏条。
《灵枢经》篇名。本篇因以讨论人体的四海为主,故名。篇内主要论述人体的胃、冲脉、膻中、脑四者,既是全身精神气血的来源,也是营卫气血、十二经脉汇合之处,故以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命名。并进一步阐述了四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证治参见肋疽条。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血证的三大治法。即血虚用补法,血瘀用通法,血热用清法。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水沟,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