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阳热之邪潜伏在体内。《素问遗篇·本病论》:“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参伏气条。
中医学术派别的一种。汉·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创制的方剂,称为时方。后世医生凡主张不拘泥于《伤寒杂病论》既定的成方,而自行处方用药者,称为时方派。
《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即透营转气。见该条。
见《灵枢·骨度》。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相连接处。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
见《湖南药物志》。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七怪脉之一。脉象忽疏忽密,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
【介绍】:见翁仲仁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芦茎,详该条。
即口腔。
即紫金锭,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