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绷紧,状如车绳转索,多见于寒邪、痛证、宿食。《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黄鳅痈。见该条。
方书名。6卷。明·罗浮山人约撰于万历年间。刊于1696年。书中所集录的验方,分为固精、种子、妇人、小儿、诸风、痰火、须发等30门。现存1696年重刊本。
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即痄腮。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蒲黄饮,见该条。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