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肾阳亏损,不能温化水湿引起水肿的病机。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若肾阳虚弱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致水湿泛滥形成水肿。症见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腰痛痠重,畏寒肢冷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早婚,分娩次数多,或房室不节等,损伤肾气,导致冲任不足,胞脉血虚而致经闭。症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小便频数等。宜补肾养血。方用固阴煎加鹿角胶、补骨脂、肉苁蓉。
五行学说术语。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如肝气过亢,肺金又不能对肝木加以正常克制时,太过的木便去乘士,使土更虚而发生肝气犯胃之类的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
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遂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用滋润药以治疗燥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燥证分内燥、外燥二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润燥分为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等。详各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留气法条。
眼科病证。本症“初起甚微,次后渐大,赤脉从白睛贯下,再后黑睛上边从白睛起薄障,障上仍有红丝牵绊”(康维恂《眼科菁华录》)。与赤膜下垂同,详该条。
诊察小儿额前的方法。出《医学入门·察脉》:“额脉三指热感寒,俱冷吐泻脏不安。食指若热胸中满,无名热者乳消难。上热下冷食中热,夹惊名中指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