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灵枢·经脉》。义同拘挛、拘急。参见拘挛、拘急条。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疫疔。见该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热气则说物不章,言而遑。”参见七气、九气条。
指心脾两脏气血虚弱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可见于贫血、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治宜补气摄血。
见《中药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病见脚膝浮肿者。多因水湿之邪,从下感受,经络不得宣通所致。证见足胫肿大,麻木重着,软弱无力,或生臁疮,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等。本病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脚气
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指产期未到而破水,以致难产者。毛希蒙《大生全书》:“产期未到,恶露先下,以致水干难生,俗名裂浆。”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