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病证名。①见《内外伤辨惑论》。亦称血虚热。指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等失血所致,亦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症见肌热面红,燥渴,甚则烦躁,睡卧不安,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等
运气术语。五年循环一周。《素问·天元纪大论》:“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膝关节。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阴痒。详该条。
《类证治裁》卷三方。半夏、天南星、香附、石膏、栀子。水煎服。治胃有痰火而暖气者。
见胡洽百病方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肩部因受压或磨擦而生疮疡者。用五倍子烧灰存性,加黄丹(用水飞过)醋调敷之。参见痈、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