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表里俱热

猜你喜欢

  • 粰是麸的异体字。见麸疮条。

  • 五十九刺

    指针治热病的五十九个主要穴位。《灵枢·热病》:“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

  • 诊脉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八月兰

    见《分类草药性》。为建兰花之别名,详该条。

  • 苍耳蠹虫

    出《本草纲目》。又名麻虫、苍耳虫。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解毒。治疔肿,无名毒肿,恶疮,痔疮。以香油浸渍,用时取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 小芭蕉头

    见《四川中药志》。为美人蕉根之别名,详该条。

  • 水碱

    见《本经逢原》。为灰碱之别名,详该条。

  • 痘疹广金镜录

    书名。3卷。清·汪琥撰。约刊于17世纪。本书根据《痘疹金镜录》予以补充修订而成。

  • 土玄参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 胃苓散

    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